12月5日,以“雙循環與新金融”為主題的第二屆浙中金融峰會在金華舉辦。此次峰會由金華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、金華市商務局、金華市金融學會、中國建設銀行金華分行、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共同舉辦。來自金融界、學界代表,以及制造、貿易、旅游等領域的企業代表參會。
峰會聚焦金融熱點,研討如何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立足浙中,改善金融業態和生態,提高投融資績效,促進浙中實體經濟發展。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副院長邱風致辭。金華市政府金融辦公室副主任鄭偉東出席峰會。
峰會專家開展了三場主旨演講,并就“雙循環下的企業融資與風險防范”、“新形勢下的證券投資與保險理財”兩個圓桌話題,展開觀點碰撞與智慧交鋒。
“雙循環”時期浙中地區應在金融科技新業態發展方面走在前端
浙中金融研究院院長李健表示,我國民企融資難痼疾亟需解決。他預計“十四五”期間經濟低速波動常態化;在新形勢下,服務外包、供應鏈金融、普惠金融、智能投顧、區塊鏈數字貨幣、金融+特色服務等將呈現出新發展態勢。在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方面,浙中應當積極主動在新業態發展上有所作為。
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黨委書記劉余慶表示,保險業未來應以線上線下混合展業模式為核心,在提供更專業化的服務、私人訂制、創新科技賦能等方面保持開放態度,打造全流程線上體系。
金華市政府金融辦處長金海翔表示,金華市金融辦將進一步通過對信貸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大數據、精準畫像等金融科技手段創新,來提升金融服務企業的效率。
“雙循環”時期浙中地區應著重支持投資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
浙中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呂江林表示,我國當前的雙循環不能依賴消費驅動,金融還需著重向支持投資發力,在投資中以創新驅動、高質量供給來引領和創造新的消費需求;他還從多視角論證,“雙循環”期間,我國尤其是金華、浙中很有必要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。
“雙循環”時期浙中地區應進一步優化金融分配結構和后臺服務
金華市金融學會秘書長朱德位表示,應防止貧富差距加大,需處理好房地產與其他產業間關系,避免城鄉間教育、醫院等資源懸殊分布,加大“三農”投資,促進城鄉一體化。在金融支持民企發展上,一是要努力發展直接金融;二是要引進發展金融新業態,注重金融后臺服務建設,形成功能互補的集聚效應。
金華市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諸葛宏表示,將繼續著力于暢通融資渠道,解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,對穩企業、穩融資、穩預期起到重要作用,今后將深化推進聯合會商幫扶機制,解決融貸痛點,貸痛點,細化小微企業服務,推廣金融綜合服務平臺,推行精準服務,
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學院金融學院副院長方霞教授表示,“雙循環”對金融機構的風險管控提出更高的要求,金融機構在發展業務的同時應多角度、多層面精細設計與服務,以滿足日新月異的客戶需求。
(新聞鏈接:https://cliser.jhnews.com.cn/jinhuaH5/commonDetail?tenantId=T_JH&siteId=S_JH&docId=203144)